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85章(1 / 2)

别说水循环了,就这一滩死水他也没法搞定。

为了避免变成臭水沟,里面的水已经排干了,还填上了土,常娘子在上面种了点小葱什么的。

赵王氏比划了一下长度,盖两间的地方是有的:“你能搞来多少琉璃窗?”

“两间屋的琉璃窗不是问题。”赵淩一拍胸脯,“我可以假公济私。”

赵王氏没好气地作势打他。

赵骅刚好回来,进门就见这情形,两边劝。

对赵王氏说:“孩子大了,不能打了。”

又对赵淩说,“你那么大个人了,少惹你娘生气。”

娘俩都不理他。

赵辰、赵缙和田学智跟进来,听他们说建房的事情。

家里连着几年因为子女嫁娶的事情,一直在修房子,赵王氏估算了一下时间:“盖两间房要不了多长时间,这两天就动工,淩儿把琉璃弄来。咱们弄简单点的,一个月就能完工。再晚天气冷下来就没法盖,得等来年开春了。”

“那我抓紧。”

家里人对加盖书房的事情都很高兴。

动作很快,一个月时间就把两间书房盖了起来。

其中一间变成了赵王氏的办公室,方便她日常处理家事。

赵王氏对自己的办公室很满意,对办公室自带的地下室也很满意。

地下室就是原来的荷花池,当初为了这个池子,特意做了防水,材料都是很好的。

施工的时候,祝阳过来实验自己的滑轮组,把里面填进去的土又都挖了出来,计算工程时间。

一来二去的,书房下面多了一个不算小的地下室。

王延在地下室里转了又转:“这地方好,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的,能够躲在里面。”

无论是王氏老家的武州,还是象州,都是膏腴之地。

但水网密布导致水匪横行。

偏偏如王家这样经营缫丝的家族,已经算得上一个季节性工厂,大量的货物进出依赖水运,通常临河而居,非常容易受到水匪的袭扰。

只是象州武州那样的自然环境,铲子随便往下面挖就是水,很难挖地下室,所以都是想尽办法修建密室,譬如说隔墙,或者是借用假山等。

赵淩认真听了,画上图纸,琢磨着用混凝土砌个隔墙出来。

荷花池本来就比新盖的书房大一圈。

他把地下室修成和上面书房一样大小,应该看不出来。

虽说现在看不出神都会有乱起来的一天,但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?

赵家的年轻人们就把修建密室当个游戏来做,天天你一把石子我一把沙子地往地下室带东西。

王延忽悠完几个小子就不去管了,又去管家把管博澹老夫妻俩请过来住。

管家几个儿子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来。

管博澹注意到王延打量的眼神,等上了马车才说道:“我家那几个儿子天天活得跟神仙似的,不会去管这些。赵骅小夫妻俩来京城的时候才多大?说起来赵辰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日。赵骅就跟他们自己兄弟似的,不会多想。倒是他们听说家里的大书房盖好了,肯定会经常来叨扰。”

赵骅坐在车厢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,一声不吭,生怕被先生逮着了什么错处一顿好骂。

他自己爹娘就是寻常人脾气,对他这个幺儿疼爱是有的,但比较散养。

岳父岳母就不说了,也就最近这段时间才相处多一些。

他是到了管博澹手里,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严父慈母。

王延说道:“都来。思源他们几个的学问没的说,让我几个外孙都好好学学。我自己就是眼馋这大书房,尤其是天气一冷,待在里头都不愿意出来。”

新盖的两间书房,琉璃窗不仅大,按照赵淩原本的设计得用双层。

只不过在施工的时候,他还是根据实际需求,把外面的走廊用琉璃窗给封了起来,算是搞了个阳光房。

这样进出的时候可以避免温差,冬天还方便晒太阳。

书房没一点雕梁画栋的东西,瞧着很符合王延不露富的想法。

当然,王延的不露富,不是真的不露富,得叫低调奢华。

像是小老头今天身上穿的一件蓝布袄子,料子和染色都不打眼,但上面的刺绣都是顶好的。

类似的袄子,他做了好几件,每件的刺绣都不一样,一件穿不了几回。

他最近还在跟女儿、女婿和外孙、外孙女们一起琢磨怎么改进棉纺织工艺。

新盖的其中一间书房里,现在没放什么桌椅板凳,全放着织机之类的东西。

神都是重要的消费市场,但纺织业相对武州、象州要落后不少。

棉花又是比较新的纺织材料,虽说棉线、丝线听上去差不多,但实际差别巨大,不能直接套用丝织工艺。

赵淩今天休沐,特意跑了一趟宫里,去见了太后,从尚衣局请了四名大师傅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